湖北豇豆 长豆角 益气、健胃补肾、和五脏、调颜养身、生精
更新时间:2018-05-27 14:29:51 浏览次数:1043
会员价格:3元/斤 普通价格:4元/斤

简介:长豆角 益气、健胃补肾、和五脏、调颜养身、生精
详情:
豇豆(学名 Vigna unguiculata),俗称角豆、姜豆、带豆、挂豆角。豇豆分为长豇豆和饭豇两种,属
豆科植物。豇豆属豆科一年生
植物。茎有矮性、半蔓性和蔓性三种。南方栽培以蔓性为主,矮性次之。蝶形花科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,小叶3,顶生小叶菱状卵形,长5~13厘米,宽4~7厘米,顶端急尖,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,两面无毛,侧生小叶斜卵形;
托叶卵形,长约1厘米,着生处下延成一短距。萼钟状,无毛;花冠淡紫色,长约2厘米,花柱上部里面有淡黄色须毛。荚果线形,下垂,长可达40厘米。花果期6~9月。
形态特征
一年生缠绕、草质藤本或近直立草本,有时顶端缠绕状。茎近无毛。羽状复叶具3小叶;托叶披针形,长约1厘米,着生处下延成一短距,有线纹;小叶卵状菱形,长5-15厘米,宽4-6厘米,先端急尖,边全缘或近全缘,有时淡紫色,无毛。
总状花序腋生,具长梗;花2-6朵聚生于花序的顶端,花梗间常有肉质密腺;花萼浅绿色,钟状,长6-10毫米,裂齿披针形;花冠黄白色而略带青紫,长约2厘米,各瓣均具瓣柄,旗瓣扁圆形,宽约2厘米,顶端微凹,基部稍有耳,翼瓣略呈三角形,
龙骨瓣稍弯;子房线形,被毛。荚果下垂,直立或斜展,线形,长7.5-70(90)厘米,宽6-10毫米,稍肉质而膨胀或坚实,有种子多颗;种子长椭圆形或圆柱形或稍肾形,长6-12毫米,黄白色、暗红色或其他颜色。花期5-8月。
[1]
叶为三出复叶,自叶腋抽生20-25cm长的花梗,先端着生2-4对花,白、红、淡
紫色或
黄色,一般只结两荚,荚果细长,因品种而异,长约30-70cm,色泽有深绿、淡绿、红紫或赤斑等。
每荚含种子16-22粒,
肾脏形,有红、黑、红褐、红白和黑白双色籽等,根系发达,根上生有粉红色
根瘤。
[2]
生长习性
生长的豇豆
豇豆要求高温,耐热性强,生长适温为20-25℃,在夏季35℃以上高温仍能正常结荚,也不落花,但不耐霜冻,在10℃以下较长时间低温,生长受抑制。豇豆属于短日照作物,但作为蔬菜栽培的长豇豆多属于中光性,对日照要求不甚严格,如红嘴燕、之豇28-2等品种,南方春、夏、秋季均可栽培。豇豆对土壤适应性广,只要排水良好,土质疏松的田块均可栽植,豆荚柔嫩,结荚期要求肥水充足。豇豆是攀援植物,所以在幼苗长到30cm以上时需要及时搭建高度约2米的架子, 材料通常选用芦苇、细竹竿、细木条等,其顶部枝头具有缠绕攀爬习性,会自行向上攀爬。
主要价值
食用价值
具有理中益气、健胃补肾、和五脏、调颜养身、生精髓、止消渴、吐逆泄痢、解毒的功效。
干豆角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,还有润肠通便的效果。
豆科草本植物豇豆的种子或荚果。又称饭豆、腰豆、长豆、裙带豆、浆豆。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。秋季采收成熟的荚果,除去荚壳,收集种子备用;或于夏、秋季采摘未成熟的嫩荚果鲜用。
豇豆叶子有清热解毒的作用。
【性能】味甘、性平。能健脾开胃、利尿除湿。
【参考】含蛋白质、
脂肪、
淀粉、
磷、
钙、
铁,维生素B1.B2,烟酸等成分。
【用途】用于脾胃虚弱、食少便溏;妇女
脾虚带下,或湿热尿浊,小便不利。
【用法】煎汤、煮食或炒肉。
【附方】豇豆蕹菜汤:豇豆(嫩荚果)200g、
蕹菜250g,加水煎汤食。亦可调以
食油、盐等食之。
本方有较明显的健脾利湿、通利小便的作用。用于
脾虚湿盛带下量多色白,或湿热小便不利。
营养价值
营养分析
豇豆含丰富维生素B、C和植物蛋白质,能使人头脑宁静.调理消化系统,消除胸膈胀满。可防治急性肠胃炎,呕吐腹泻。有解渴健脾、补肾止泄、益气生津的功效。
-
-
豇豆所含
B族维生素能维持正常的
消化腺分泌和胃肠道蠕动的功能,抑制胆碱酶活性,可帮助消化,增进食欲。
-
豇豆中所含
维生素C能促进抗体的合成,提高机体抗病毒的作用。
-
豇豆的
磷脂有促进胰岛素分泌,参加糖代谢的作用,是
糖尿病人的理想食品。
[3]
适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。尤其适合糖尿病、肾虚、尿频、遗精及一些妇科功能性疾病患者多食;气滞便结者应慎食豇豆;豇豆要烹饪热透食用,不熟豆角易导致腹泻、中毒。
药膳方
-
生豇豆
适量,细嚼咽下或冷开水送服,治食积腹胀,暖气。
-
豇豆
汤:干豇豆100g,水煎服汤,治糖尿病、口渴、尿多。
-
豇豆
粥:豇豆100g,粳米150g,盐、味精各适量。将豇豆洗净,用清水浸泡发胀备用。将粳米淘干净,放人锅内,加人豇豆和足量清水,先用武火煮沸,再用文火煮至豇豆、粳米熟烂为度。再人精盐、味精等即可食用。
-
豇豆炖鸡肉:豇豆100g,
藤藤菜30g,鸡肉100g,料酒、葱、姜、盐、味精适量。将鸡肉洗净,切成小块,再把豇豆、
藤藤菜冲洗干净,切段,与鸡肉一起放人锅内,再加人清水、料酒、葱段、姜片、精盐等,先以武火煮沸,继以文火,待鸡肉、豇豆熟烂时,再加入鸡精精调味(味精也可),当菜食用。
医疗价值
主要成分
药性功能
一年生
草本植物,蔓生,茎长约一丈有余,还有一种是藤蔓较短的。果实为圆筒形长荚果。叶嫩时可食。
[4]
种子呈肾脏形,嫩荚可作蔬菜食用,生食可导致腹泻。花有红色、白色两种。
明
李时珍《
本草纲目·谷三·豇豆》:“豇豆处处三四月种之,一种蔓长丈馀,一种蔓短”,“豇豆开花结荚,必两两相垂,有习坎之义。”
[4]
【俗称】:长豆角、长子豆、豆角、豇豆
【异名】:(
汕尾地区),羊角、豆角(《
医林纂要》)、线豆、
角豆、饭豆、
腰豆、长豆、裙带、
菜豆、矮脚豆、豆角(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)、浆豆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。古称:
江豆、十八豆(
黑龙江地区)、带豆(
福建地区)。
【种子来源】:为
豆科植物豇豆的种子
[4] 。
[4]
【注解】:豇豆属于豆科植物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蔬菜作物之一。豇豆子熟后呈肾脏形,有黑、白、红、紫、褐等各种颜色。豇豆在中国主要产地为山西、山东、陕西等地。
[5]
-
-
《
本草纲目》:“理中益气,补肾健胃,和五脏,调营卫,生精髓。止消渴,吐逆,
泄痢,小便数,解鼠莽毒。”
-
-
《
医林纂要》:“补心泻肾,渗水,利小便,降浊升清。”
-
主治理中益气,补肾健胃,和五脏,调养颜身,生精髓,止消渴,治呕吐,痢疾,止尿频,可解鼠蛇之毒。
用法用量
可晒干,北方多用作
干菜,可以和肉类同炒,也可以单独做成酸辣汤。
食疗效果
豇豆性
豇豆
甘、淡、微温,归脾、胃经;化湿而不燥烈,健脾而不滞腻,为脾虚湿停常用之品;有调和脏腑、安养精神、益气健脾、消暑化湿和利水消肿的功效;主治脾虚兼湿、食少便溏、湿浊下注、妇女白带过多,还可用于暑湿伤中、吐泻转筋。
豇豆性平、味甘咸、归脾、胃经;
具有理中益气、健胃补肾、和五脏、调颜养身、生精髓、止消渴的功效;
烹饪方法
豇豆种植园
生豇豆中含有两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:
溶血素和
毒蛋白。食用生豇豆或未炒熟的豇豆容易引起中毒。当人们吃了生豇豆后,其
毒素对胃肠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,轻者感到腹部不适,重者出现呕吐、
腹泻等中毒症状,尤其是儿童。因此,一定要充分加热煮熟或炒熟,或急火加热10分钟以上,以保证豇豆熟透,有害物质就会分解变成无毒物质了。